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31 個結果
- 【舊屋再生宅】開箱30.8坪舊宅格局重塑的30.8坪薄暮恬然宅,老屋重整重構家的脈絡與溫度|享家空間設計
重整老屋|一次理解、調整、再出發的過程 攝影/記者葉卉萱 午後三點陽光斜灑在延壽街口的老榕樹下,民生社區的節奏一如往常地緩慢而堅定,周間午後走進喧囂中的寧靜「民生社區」,獨特氛圍的老社區在都會邊界保留了綠意寧靜,散步於陽光灑落的街角巷弄,感受隱身在城市中的慢活提案。 老屋街區落成於1970年左右,愜意文藝的生活步調至今仍吸引著嚮往靜謐生活的人們駐足停留,「曉」位在民生社區南隅的延壽街,50年的老公寓在安靜巷弄正面臨著老屋新生的轉捩點,靜待下一段故事展開。 「我們在民生社區已經住了十幾年,本來也想過要不要搬家,畢竟家裡的格局真的不對、動線卡卡。」屋主這樣說。公寓典型的三房格局卻因時代演進逐漸不敷使用。廚房狹小,冰箱甚至無法進駐,水管老舊常出狀況,空間使用受限、家庭生活的需求卻越來越多。那年,是2024他們決定「重做家」。 「在熟悉的街區,重新定義生活。」 一場300萬的再生實驗 原本的格局被打散,重新安排動線,消除了舊有壓迫感,也解決了功能不足的問題。原本狹窄且封閉的廚房被打開成半開放式,讓冰箱終於有家,並且成為家的核心位置——能與餐桌、客廳自然連結。這些「卡卡」的日常,終於流動了起來。 生活的下一個篇章 過去的家以深柚木色為主,封閉格局與大量飽和木色讓整體氛圍略顯沉重。「曉」的設計以淺色作為空間基調——米白、柔和木紋,搭配局部深色木質點綴,帶出層次,讓整體空間更輕盈卻不流於單調。使整個家彷彿深吸一口氣般地明亮了起來,悄悄地為生活注入新的節奏與溫度。 打破狹長型格局的視覺界線 原本狹長的格局,面對有限的空間,容易導致空間壓迫感,以端景牆取代傳統的隔間牆,巧妙地劃分空間,同時保持視覺的開放與通透,端景牆不僅承擔了功能性分隔的角色,還成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帶來了更多的層次感和趣味性。 這樣的設計打破了傳統隔間牆的固有界線,讓原本沉悶的空間感變得更加流動、開闊,視覺上也顯得更為寬敞與輕盈。 重新定義下廚的日常美學 改造後的廚房不再只是備餐的場域,而是日常生活的延伸。寬敞的操作空間,讓兩人下廚不再手忙腳亂,也讓料理成為共享的儀式。中島設計不僅是備料檯、簡餐吧,也是偶爾寫筆記、喝咖啡的角落。 設計上巧妙融入灰玻拉門機制,在開放與封閉之間自如切換。當料理時需要隔絕油煙,拉門輕巧滑動,即刻劃出界線;而日常多數時刻,透明玻璃與輕盈材質保留了視線穿透的流動感,讓開放式廚房依舊明亮、寬敞。 300萬買一個新家 當許多人選擇出走、換屋,他們卻選擇留下。他們選擇整理,選擇重塑,把三百萬投注在一場老屋的重生,而不是轉身逃往嶄新的住所。他們沒有買下一間新家,而是親手寫下生活的新篇章。 民生社區依然靜謐,午後的陽光依然斜照在延壽街口。這棟老屋,已不再只是盛放回憶的容器,而是一段尚未完成的生活故事,在熟悉的街景中繼續展開,靜靜盛開。
- 【溫霧清新宅】開箱33.4坪淬鍊療癒日常的溫馨慢慢宅,發現「剛剛好哲學」|享家空間設計
歸返日常|從 20 年老屋出發,實踐家的「剛剛好」哲學 位在中和的 20 年大樓社區,迎接我們的是一間帶著歲月痕跡的住宅:木質色調顯得略為沉悶,光源配置偏向保守,空間的使用也隨著孩子們成長漸漸無法滿足全家四位成人成員的生活節奏與需求。 這次的空間改造,從「收納不足」與「機能失衡」出發,轉化為一處不過度裝修、機能充足又保有風格的生活場域。我們希望讓這個家,回歸到最適合他們的模樣。 「剛剛好的設計,是最有挑戰的風格。」設計師說 「透過家的改造,延續幸福的定義。」 收納從玄關開始,讓生活有序落地 走入「歸返」,首先迎來的是玄關落塵區。設計師為鞋櫃預留了開放式空間,方便穿脫與暫時置物,在忙碌生活中也能輕鬆維持整潔。這個看似微小的設計,卻是日常秩序感的重要起點。 視線延伸進入空間,由山胡桃色鋪陳整體基調,搭配細膩燈光與收納規劃,讓整個空間散發溫潤、平衡的氛圍。色彩比例與材質選擇皆經過精心推敲,呼應屋主對生活的核心價值——「剛剛好就很好」。 拆解「椅子山」的生活難題 「椅子山」是許多家庭都默默共鳴的煩惱——那些穿過但尚未要洗的衣物,日積月累地堆在角落、椅子、沙發上。針對這點,設計師特別在主臥更衣室設計了汙衣專區與充足的吊掛空間,重新定義收納邏輯,讓衣物有了歸屬,也讓空間回歸清爽自在。 屋主笑說:「這是這次設計裡,我最滿意的一個細節。」 公領域:家的靈魂所在 對屋主一家來說,客廳與餐廳是連結彼此的核心場域。大面積採光灑進來時,陽光與木質交織出溫柔的層次,早晨泡一杯微酸回甘的手沖咖啡、播放幾首 Jazz 樂曲,成為每個假日最放鬆的片刻。 「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們像住在咖啡廳裡。」屋主邊笑邊分享,語氣裡藏不住滿足。 咖啡機與收藏品:屬於自己的儀式感 在玄關與客廳之間,設計師安排了一座兼具機能與風格的餐邊櫃。它是屋主一家的晨間據點——咖啡機、馬克杯、沖煮工具一應俱全,也是展示個人風格的舞台,收藏品與小物點綴其中,為空間注入情感與靈魂。 這裡不僅僅是收納的延伸,更是生活儀式感的起點。 歸返,不只是家的名字,也是生活的選擇 這間老屋的改造,沒有過度的設計語言,也沒有華麗的裝飾堆疊,而是在材質、光線、收納與動線中,層層鋪陳出可長久共處的生活節奏。 剛剛好的設計,不浮誇、不炫技,它懂得什麼該被留白,什麼該被放進日常。 「能夠帶給我幸福的空間是什麼模樣?」 「我同事跟我說進到空間是非常舒服的,我現在能體會到這個感受。」
- 【機能宅設計】與長輩同住的空間該如何設計?全齡宅規劃祕訣一次掌握!|享家空間設計
當今隨著人口老化,越來越多家庭開始重視如何打造一個適合所有年齡層的居住環境,特別是長者。全齡宅設計(Universal Design)是一種以所有人群為核心的居住空間規劃理念,無論是長者、兒童或是行動不便者,都能夠在這樣的居住空間中享有便捷、舒適、安全的生活質量。以下是針對全齡宅設計的幾個核心設計,這些設計不僅有助於長者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提升同住者整體居住品質,符合現代家庭的需求。 安全性與安全感的雙重保障 全齡宅設計核心「安全感」關鍵之一是開放式公共空間的運用,對於長者來說,開放式設計使得行走更加順暢,減少了障礙物的阻礙,開放式空間也能讓同住者與長者隨時確認彼此位置與狀況。 全齡宅設計另一核心「安全性」,對於長者來說,確保家庭環境的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點。特別是在浴室和廚房等易滑倒的區域使用防滑地磚,設置足夠的扶手,如廁所、淋浴間等地點,也在接近地面處增加緊急按鈕的設置,確保長者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例如摔倒時能迅速尋求與獲得幫助。 創造安靜的居住環境 在全齡宅的設計中,隔音效果也十分重要,但同時為了同住者能夠透過聲音關注長者狀況,家中的不同區域應該有適當的隔音設計,在選用設備時需要挑選低噪音設備,並且在電器所在區域加強隔音,以保持居住環境的安靜和舒適,特別是對於長者來說,隔音設計能夠提供更好的睡眠品質並減少外界的干擾。 需要注意的地方為門片的隔音,門片的下降條避免完全封閉,能讓同住者透過房內聲音關注長者狀況。 營造柔和光線 全齡宅中的照明設計應以柔和為主,避免過於刺眼的光源。對於長者來說,使用間接照明來避免直射光線,提供更柔和的環境光源。有助於減少眼睛的疲勞,並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此外,也可以設計雙切全面式照明系統可根據不同需求調節燈光強度。 依照長者需求設計置物平台 為了方便長者的日常生活,居住空間中的每一個區域都應該設有適合長者使用的置物平台。這樣的設計能夠幫助長者輕鬆取放物品,減少不必要的伸手或彎腰動作。 避免使用上吊櫃,簡單易取的設計 傳統的上吊櫃設計雖然節省空間,但對於長者來說,過高的櫃子不便取物,還可能造成危險。全齡宅設計建議避免使用過多的上吊櫃,而是選擇低櫃、開放式置物平台等方便長者存取的方式。 減少抽屜使用,層板收納提升便利性 抽屜收納雖然常見,但長時間使用可能導致物品找尋困難。全齡宅設計中,層板收納系統能讓物品一目了然,讓長者可以輕鬆找到所需物品,而不需要翻找。這樣的設計能大大提高便利性,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選擇簡約耐用材質,減少維護與修繕 選擇簡單耐用的材質對於全齡宅設計非常重要,這樣不僅能減少後期的維護與修繕工作,還能確保家居長時間使用後依然保持良好的狀態。 全齡宅設計不僅要考慮長者的需求,還要照顧到同住者的居住品質與照顧需求,創造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
- 【米灰日光宅】光影流轉的26.2坪通透澄澈空間,生活與工作兼具的舒適工區,日光氛圍慵懶放鬆|享家空間設計
在當代住宅設計中,自然光的引入與空間的功能規劃已經成為打造理想居住空間的核心元素。在這個米灰日光宅的設計中,設計師充分利用光線的變化,將其與空間功能完美結合,創造了一個既具美學又符合屋主需求的居住環境。 ■光線與空間共同呼吸 在這個住宅設計中,設計師特別注重自然光的引入,並讓光線成為整個空間的靈魂。長虹玻璃隔間的巧妙使用讓工區與臥室之間無縫連接,光線得以自由流動,營造開闊感的同時保持了隱私。白天,陽光灑進室內,不僅讓空間顯得更加明亮通透,還營造出一種溫暖、柔和的氛圍。隨著光影在室內的流轉,空間彷彿在不同時刻展現出不同的面貌,既能感受到日間的清新,也能在黃昏時享受到慵懶放鬆的光線變化。 ■ 空間功能與屋主需求的調整 在空間功能方面,設計師根據屋主的生活需求對空間進行了調整。尤其是陽台區域,由於其空間較為狹窄,設計師巧妙地將原本的更衣室改建為儲物間,並將洗衣機安置在儲物間內。這不僅能夠保持空間的整潔感,還能有效隔絕洗衣機運行時的噪音,保持室內的寧靜,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季,洗烘衣的過程都能更加舒適。 ■ 開放空間與居家辦公的和諧結合 針對屋主有在家辦公的需求,設計師在餐廳與廚房區域規劃出大面積的開放空間,使得夫妻兩人在享受家庭生活的同時,也能共享工作空間。這樣的設計不論白天享用輕食與三明治,或晚上品味紅酒時,享受工作與生活的無縫融合。開放式的空間設計有效促進了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提升了居家辦公的舒適度和效率。 此外,儲藏室的隔間牆延伸創造玄關區域,這樣的布局不僅能夠避免風水上的不利因素,還能大大提升動線的流暢度。每次進門,屋主可以將隨身物品輕鬆放入儲物櫃中,讓居住空間保持清爽整潔,避免雜物堆積帶來的視覺壓力 ■ 材質選擇與空間氛圍的營造 設計師在材質的選擇上精益求精,運用了灰柔調的霧面木質建材,與自然光線相互呼應,營造擁有透明感的居住空間。整體的色彩規劃以清新的中性色調為主,這樣的色彩搭配不僅讓空間更加寧靜舒適,居住環境溫馨和諧。 米灰日光宅是一個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居住需求完美融合的作品。從自然光的引入、空間功能的合理調整,到開放式空間的設計與細緻的材質選擇,每一處細節都旨在提升住戶的生活質感。無論是白天的工作效率還是夜晚的放鬆氛圍,這個空間都能提供無縫的生活體驗,讓居住者在這片光影流轉的空間中,享受每一個安靜而美好的瞬間。
- 【慢慢白茶宅】開箱20.6坪米灰羊絨色的清新簡約宅!空間利用最大化完美符合生活需求,打造溫暖舒適的家庭空間!|享家空間設計
色彩不僅影響空間的視覺感受,還能塑造居住者的情感氛圍 此案設計師選擇了低飽和的米灰羊絨色作為基調,柔和的色調搭配淺像色木地板 整體空間顯得既寧靜又溫暖,營造出一個開放且舒適的居住環境 隨著目光移向電視牆,鮮明的黃金奇異果色像咖啡中的酸帶來層次, 瞬間為空間注入了活力和動感,保持柔和的氛圍同時充滿了生命力 ■溫潤柔和的色彩搭配 一踏入空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米灰羊絨色的基調,低飽和的色彩讓整體空間顯得柔和、溫暖且安穩。搭配淺像色木地板,既營造了清新舒適的氛圍,又讓空間顯得開闊且平衡。然而,在這樣的柔和背景下,設計師將電視牆設計為明亮的黃金奇異果色,打破了單一的色調,為空間注入了活力與動感,也隨著光線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層次,讓空間在白天與夜晚之間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營造層次感的光線設計 天花板的設計並不僅是為了美觀,還具備實用功能。設計師巧妙使用了多種色溫的間接照明,既能有效降低空間的暗處壓迫感,又能創造視覺上的層次感。當光線照射到黃金奇異果色的電視牆時,牆面顏色會隨著光源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這樣的設計不僅增添了空間的動感,還讓每一個角落的光線與色彩都充滿生機與變化。 ■ 實用收納與空間規劃 這個家庭空間規模為20.6坪,屋主家庭由兩位成人、一位新生兒和一隻貓組成,因此對收納空間的需求極為重要。玄關區域的設計便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玄關的兩側收納櫃左側採用簍空設計,使光線能夠穿透整體空間,而右側則規劃了足夠的鞋櫃空間,並保留了檯面方便放置隨身物品。除此之外,玄關還設有一個汙衣櫃,用來放置返家的汙衣下方同時是掃地機器人的收納空間,甚至還規劃了較高的空間用於收納無限吸塵器,完美滿足了家庭的清潔需求。 ■收藏與生活的結合 屋主對收藏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設計師特別為其在電視牆旁規劃了一個展示櫃,並以燈帶照亮兩側,使收藏品成為視覺焦點。這不僅展示了屋主的個性,也讓這些收藏成為空間的一部分。 ■精心規劃的收納 主臥室同樣注重細節與實用性,床頭旁配置了櫃體,既能收納生活必需品,又能讓物品存取更加便捷。此外,設計師特意在櫃體下方設計了吊桿,方便懸掛毛巾或新生兒用品,實用性極強。而主臥門旁的汙衣吊桿,不僅能保持衣物通風,還能有效避免異味的產生,讓整個臥室保持清新舒適。 ■大面窗與暖光燈具的巧妙搭配 大面積的窗戶引入了大量的自然光,與室內暖光燈具相結合,營造出溫馨、舒適空間氛圍。這種光線的交錯,使得空間在白天顯得明亮、通透,到了夜晚,則又能營造出柔和、宜人的氛圍,提供了舒適的居住體驗。 本案的設計成功地將美學與功能性巧妙融合,無論是從色彩搭配、光線設計,還是從空間的收納與規劃,都能看出設計師對細節的用心。米灰羊絨色與黃金奇異果色的搭配,創造了一個既溫暖又充滿活力的居住空間;多元的光線設計、精心規劃的收納空間和個性化的展示區域,無不彰顯著這個家庭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樣的家庭空間,不僅是實用的居所,更是一個充滿溫馨與活力的理想家園。
- 【乾爽家居】居家防潮全攻略:選對建材與設備,徹底解決濕氣困擾|享家空間設計
台灣的潮濕氣候常常給家庭帶來許多困擾,無論是牆壁發霉、地板變形,還是衣物潮濕不乾,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居住舒適度,還可能危害健康。除了傳統的除濕機,選擇合適的防潮建材和家電設備,能有效改善居家環境,告別潮濕困擾,享受舒適的居家生活。 地板的防潮建材選擇 海島型木地板 抗潮降低膨脹率 海島型木地板具有抗蟲防潮的特性,以夾板為基材,表層分為厚皮實木面與薄皮美耐板面。由於與卡扣式超耐磨由木屑壓製而成不同,夾板的纖維交錯可讓木地板變形率降低。 SPC地板 高效防潮且容易清潔 SPC地板材質主要是無機石灰礦物與PVC,適合潮濕環境,具防水、防潮、耐磨等多項特色,並且非常容易清潔。SPC不僅可鋪設在住宅空間,商業空間或是容易接觸到水的廚房都適合,不過SPC若在太陽容易直射空間會容易變形,需要謹慎評估環境再選用。 磁磚 適應高濕區域 磁磚是經典且有效的防潮材料,廣泛應用於廚房、浴室等濕氣較重的地方。現代磁磚不僅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還能通過多樣化的設計,滿足不同裝修需求。無論是仿木紋磚還是霧面磚,都能創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居住空間。 使用防潮塗料提升牆面防潮力 礦物塗料 天然有機能夠調節濕氣與異味 珪藻土塗料原料環保天然,利用珪藻土的微小孔隙結構,能夠有效調節室內濕氣,並吸附異味。這種塗料非常適合潮濕環境,尤其是在牆面使用,能幫助防止發霉問題。 防潮家電讓霉菌問題輕鬆解決 新風機 智能通風保持空氣乾爽 新風機能有效交換室內外空氣,調節濕氣,保持室內乾燥。尤其在浴室和廚房這些潮濕區域,新風機能在不打開窗戶的情況下,將濕氣排出,並帶入新鮮空氣,有效避免霉菌滋生,損壞牆面與家具 電熱毛巾架 快速烘乾毛巾,保持衛浴乾爽 電熱毛巾架是一種在歐洲國家常見的浴室必備設備,它能迅速將濕毛巾烘乾,避免細菌滋生和霉味問題。同時,毛巾架的加熱功能還能幫助加速浴室的乾燥過程,保持衛浴空間乾爽。現代的電熱毛巾架配備了定時與控溫功能,使用更加便捷且節能,非常適合濕氣重的衛浴環境。 地暖系統 除濕保暖,一舉兩得 地暖系統的原理是利用熱對流將空氣中的濕氣蒸發,同時提升室內溫度,達到防潮和保暖的雙重效果。地暖能夠有效減少牆角和地板的濕氣積聚,從而防止發霉和壁癌的形成。 在潮濕的氣候下,選擇合適的防潮建材和家電設備,能夠有效改善居住環境,讓家保持乾爽、舒適。從防潮地板、牆面塗料到先進的家電設備,每一項措施都能幫助你有效應對濕氣問題,避免霉菌、壁癌等問題的困擾。
- 【新手必看】如何申請裝修許可證?流程與申請規範一次看!|享家空間設計
什麼是裝修許可證 在進行室內裝修之前,根據建築相關法規必須申請「室內裝修許可」 因為部分裝修作業可能會影響整體結構、配電、防水或消防設備 為了維護公共安全,有必要在裝修前進行審查,以確保裝修的合法性與安全性 我該申請裝修許可證嗎 根據《建築法》與《室內裝修管理辦法規定》「領有執照的公用使用建築物」與經內政部認有必要之「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就需要申請室內裝修許可 ○根據建築物類型 領有執照的公用使用建築物 餐廳、商場、劇院 ○ 根據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 6層樓以上的集合住宅 5層樓以下更改隔間的集合住宅 ○ 工程類型 內部牆面結構更動 涉及泥作、鐵工的天花板裝修與內部牆面裝修 涉及泥作的地面裝修 增設超過1.2公尺的固定櫥櫃、隔屏 如何申請裝修許可證 依據《建築法》規定,建築物的室內裝修工程,應由經內政部登記許可之室內裝修從業者辦理。屋主需要麻煩具有施工資格的室內裝修從業人員協助申請 1.室內裝修許可流程 聘請建築師事務所或有證照的室內設計公司,向政府機關或建築師公會申請 2.備妥文件 由專業人士向主管機關申請室內裝修審查 申請人須準備以下文件: ➀建物所有權人資料 ➁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➂所有權人印章 ➃建物權狀影本 ➄室內裝修許可證申請書 3.審核 政府機關委託建築師公會或其他專業機構進行審核 4.核發許可 施工許可申辦後,約十個工作天核發許可證 許可證必須明顯張貼在施工場地 5.裝修許可證的費用 裝修許可證可委託建築師辦理室內裝修許可證或是具施工資格的設計公司辦理,費用一般為新台幣六萬元左右 無裝修許可將面臨罰鍰 若未依法申請裝修,根據《建築法》第95-1條,屋主、承租者和施工業者都可能面臨6萬元至30萬元的罰款,且若不改善,將會持續遭到罰款
- 【抗曬關鍵】室內設計師教你西曬房的防熱秘訣!超簡單4個關鍵隔熱又省電!|享家空間設計
隨著氣候變化,許多家庭都面臨西曬房的挑戰,西曬房由於午後陽光的直射,容易造成室內過熱,影響居住舒適度,為了有效對抗這一熱源,以下是幾個實用的防熱秘訣,幫助你打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外牆體隔熱 RC混泥土牆面厚度通常在15-20公分,其熱量蓄積於構造體內部,而到了夜晚,則又會開始將熱量給釋放出來,也是西曬房熱能的主要來源。 因此改善牆體是對抗西曬的最好的方式,外牆油漆的選擇可以使用隔熱面漆,能減少外牆熱量的吸收,還能延長牆體的壽命。施作建議上隔熱層後再刷白,這樣能更有效地反射陽光並降低室內溫度。 通風與散熱 降低室內溫度的另一關鍵就是保持空間的通風與散熱,當你回到家時,首先開啟窗戶與循環扇促進空氣流通,幫助除去熱氣的累積以排出熱氣,通常20-30分鐘後再關上窗戶開啟冷氣,這樣能有效降低室內的熱負擔。 幫助促進空氣循環的設備配置除了簡易的循環扇,也可以在裝修時告知設計師增加全熱交換,在空氣品質差的環境不開窗也能達到空氣流通、排出熱氣的效果。 內牆體隔熱 靠著西曬牆面設計櫃體或是使用家具阻隔,能在牆體釋放熱量時作為隔絕熱量的屏障,可以能有效減少熱量的傳導,大幅降低室內溫度。 窗戶改善 窗戶是熱量進入的主要通道,改善窗戶也很重要。可以考慮使用雙層窗簾,內層選擇抗UV的材質,外加一層紗簾,根據不同的時間需求調整,達到良好的隔熱效果。此外,貼上居家隔熱膜也是一個有效的選擇,可以幫助降低透過窗戶進入的熱量。 在面對西曬房的挑戰時,運用上述防熱秘訣,可以有效提升居家舒適度。從外牆隔熱到巧妙利用窗戶,這些小改變能顯著降低室內溫度,讓你在炎熱的午後也能享受清涼的環境。且通風與空氣流通是關鍵,簡單的循環扇或開啟窗戶,都能讓囤積的熱氣快速排出。快試試這些方法,打造你的舒適小天地!
- 【靈活空間】告別電視牆!3個電視牆的替代方案,沒有電視牆打造的超靈活客廳空間|享家空間設計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客廳電視不再是日常會使用到的設備,加上室內空間逐漸縮小,沙發與電視間距離也不足,在這種狀況之下,捨棄制式電視牆,將空間留白的設計也逐漸被大家關注,能夠讓小坪數空間的公共區域使用更靈活! 投影設備 選擇可移動式的短焦投影或安裝於天花板的升降投影機,以保持空間的靈活性,另外配合安裝在天花板凹槽的投影幕,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展開或收起,讓客廳在不使用時保持整潔。 低平台置物空間 選擇開放式或帶抽屜的低平台,存放視聽設備、書籍或裝飾品,提升空間的儲物功能。 藝術漆牆面 藝術漆牆面具有層次的視覺效果,能夠替代傳統電視牆點綴公區牆面,增添空間的個性與風格。也可以考慮在牆面上加入壁燈或投射燈,強調牆面的立體感與色彩變化 透過這些設計方案,您可以在小坪數空間中實現更靈活且富有個性的客廳佈局,讓生活更舒適,更具時尚感。這不僅提升了功能性,也讓空間的美學得以彰顯。
- 【小宅裝修】中島是最後悔的設計之一!?夢想中的設計該做嗎?如何打造高機能中島|享家空間設計
隨著居家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室內空間因逐漸攀升的房價越來越小,中島設計需兼顧實用與美觀,我們應以使用者需求為重心,尋找舒適、實用和風格的平衡,透過合理的尺寸、材質和空間配置,中島可成為廚房的焦點,除了美觀也為空間帶來便利與樂趣! 容易影響小坪數空間動線 中島會佔用一定的空間,現今房價持續攀升,大部分的室內坪數都較小,若配置中島可能會影響整體動線,讓活動變得不便 缺乏久坐舒適度 吧台缺乏久坐的舒適度,高度需配置高腳椅,並且檯面下收納空間會影響腳的置放空間,如果是長時間的聚會或是平時用餐舒適度較一般餐桌低,實用度不高。 壓縮桌面空間 如果要嵌入電器或水槽,整體桌面面積會減少,能使用的空間畸形零散,會影響桌面空間的利用,使用靈活度也低 提升中島機能 考慮設計的時候,應該以功能為主要導向, 而兼顧美觀和實用,可以根據以下幾點改善中島機能 ○中島連結餐桌 將中島與餐桌連接,增強用餐舒適性 用餐、置物、工作檯等皆可靈活運用兩者空間 ○中島尺寸設計 若嵌入電器或水槽,需加寬加深檯面,確保足夠的置物空間 檯面寬度建議設計60-100cm ○設計舒適度 配置舒適坐墊的吧椅,增強久坐的舒適性 增加收納空間時,保留足夠的雙腳放置空間 ○美觀與實用兼具 選擇與整體風格協調的材質和顏色 注重檯面材質的耐用性和易清潔性 中島的設計能否成為夢想中的設計,取決於它是否能滿足你的使用需求和空間限制。綜合考量功能、舒適度和空間利用,可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讓中島既實用又美觀。
- 【輕隔間該怎麼選】輕隔間的常見種類 現代隔間牆首選 |享家空間設計
輕隔間為使用輕量化材料搭建能畫分空間的隔間 成為現代隔間牆主要選擇 適用於高樓層的輕量級材料 施工時間快速 輕隔間材質選擇可以增加不同性能 大致可以分為 隔音 防水 耐震 防火 重量 常見材質有電控玻璃 濕式輕質灌漿 乾式輕鋼架 白磚牆 陶粒牆 木作牆 電控玻璃 電控玻璃在通電後可以改變顏色調節光線 具有隔音 防水 的優點 為辦公室隔間常用選材 輕鋼架隔間 輕鋼架隔間分為乾式與濕式 ○ 濕式 需封上防火板材在灌入輕質混凝土,特性為不透水 隔音性能好 承重性佳 ○ 乾式 乾式填入吸音棉 防水隔音承重效果較濕式不佳 優點為施工速度最快 重量輕 價格最便宜 白磚牆 為ALC輕質混凝土板 特性與乾性輕鋼架雷同,同樣施工快速、價格便宜,防火防水承重不足 陶粒牆 陶粒牆施工速度快且兼具防火 隔音 隔熱 承重性佳 並且水泥的強鹼性使牆體有基礎的防蟲害效果 運輸費用與單價較為昂貴 木作牆 木作牆優點為造型彈性高,可搭配設計做出不同造型,不過防火隔音效果皆不佳
- 新手必讀!第一次裝潢該自己發包還是找統包、設計公司?優缺點&該怎麼選一次告訴你!!|享家空間設計
進行裝修通常有三種主要的進行方式 統包、自行發包和委託設計公司 對於第一次裝潢的新手該怎麼選呢? 在了解優缺點前 建議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幫助自己選擇 1.是否有裝修經驗或基礎概念 2.是否有彈性時間可以管理規劃工程 3.評估裝修預算 統包 統包是什麼 統包的優缺點 自行發包 自行發包是什麼 自行發包的優缺點 設計公司 設計公司與兩者差異 設計公司優缺點 我該怎麼選 統包是什麼? 將所有工程委託給單一公司規劃,統包公司負責簡易的工程管理,替代業主與各工序承包商的溝通和協商。有些統包公司也能夠承接簡單的空間設計服務。 ○優點 相較設計公司費用略低。 相較於自行發包能夠節省節省時間和精力。 能夠完成簡單初步的裝潢。 可以完全依照屋主的喜好主導設計需求和風格。 ○缺點 無法提供設計完整圖面,無法提供美感建議,成果較不可預期。 客戶可能無法掌握每個細節或材料,通常為個人工作室,比較無法提供長年期的保固。 自行發包是什麼? 客戶自行分配不同階段給不同的承包商,如設計師、工班和材料供應商。 ○優點 客戶可以根據預算和偏好自由選擇工班與材料。 客戶可以控制每個階段的成本和預算。 可以完全主導設計需求和風格。 ○缺點 需要客戶額外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管理各個承包商。 不同承包商間的協作問題可能導致品質或進度上的挑戰。 客戶需具備一定的裝潢知識和獨立監工能力。 委託設計公司與兩者的差異? 客戶聘請專業設計公司負責室內設計和後續工程。 ○ 優點 設計公司能夠根據業主的生活習慣和預算提供專業和具有設計性的規劃。 透過合作的承包商進行施工和採購,有助於保證設計的實施品質。 由設計師監督,專業的工程管理確保工程細節和成果。 與工班溝通由設計公司負責,節省時間和成本。 提供1~3年的售後保固 ○ 缺點 成本較高,因為包括設計、工程管理和監督等多個方面。 統包 適合希望在有限預算下完成簡單裝潢且能夠完全主導設計的客戶 自行發包 適合對裝潢有基本概念並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管理工程的客戶 設計公司合作 適合有足夠預算並希望實現高品質設計和功能性的業主,因為設計公司能夠全面負責從設計到工程的所有項目,減少業主的額外負擔